今年3月,黑龙江省商务厅联合7个部门出台了《关于推动夜间经济发展 进一步促进消费稳定增长的指导意见》,围绕10个方面为夜间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并提出鼓励特色街区、便民生活圈、商业综合体、餐饮及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等商业场所适当延长营业时间,开设 24 小时便利店和深夜食堂,在店庆日、节假日期间开展不打烊、夜间购物节等促消费活动。
对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民营企业,郑州航空港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最高补贴100万元。郑州航空港还将筹建一批青年人才驿站,为外来就业创业的青年大学生、高校实习团队提供最长7天免费住宿。
对离校2年内未就业的青年大学生,实现灵活就业并按规定缴纳社保的,按其实际缴纳的社会保险2/3给予社保补贴,补贴期限最长3年。为降低青年大学生就业创业成本,郑州航空港将对毕业3年内(优秀人才毕业6年内)来港区工作的青年大学生,按每人每月不超过15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贴,最长发放36个月。黄金十条对青年大学生诚意满满,专科生也给安家费——对新申请并符合条件的博士、硕士、全日制本科和技工院校(预备)技师、专科毕业生等青年大学生,在港区首次购买商品住房的,郑州航空港将分别给予金额不等的购房补贴黄金十条对青年大学生诚意满满,专科生也给安家费——对新申请并符合条件的博士、硕士、全日制本科和技工院校(预备)技师、专科毕业生等青年大学生,在港区首次购买商品住房的,郑州航空港将分别给予金额不等的购房补贴。郑州航空港还将在场地、金融、共享平台等方面提供支持和补贴奖励,鼓励青年大学生创业。
青年大学生在郑州航空港就业创业的,还可申请一定租金优惠的人才公寓,时间最长3年。郑州航空港组织人事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人说,郑州航空港将通过一个政策体系(黄金十条)、一批优质项目、一片特色园区,引进集聚青年人才5万人,为把郑州航空港打造成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圈核心增长极现代化、国际化、世界级物流枢纽中原特区提供坚强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天津市科技局局长朱玉兵介绍,天津聚集国家级院所和国内高水平研发机构超170家,普通高等院校56所。
逐梦创新高地90后冯少武早早来到了位于天开园核心区的天津科技广场5号楼606办公室,这里将成为他首次创业的基地。这让天津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胡浩丰能够方便地往返于学校与创业基地之间。连最基本的如何注册公司都不懂。冯少武说,他瞄准植入式医疗器械检测设备研发,用科技为医疗降低风险。
天津市教委学生处处长杨明说。本科开始,冯少武就喜欢钻研机械制造。
发论文不是科研的最终目的,该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津南区委副书记、区长杨灏说。冯少武是天津大学化工过程机械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即将毕业的他通过层层筛选后,与3名同学入驻天开园。护航转化之路位于天津市南开区的天开园核心区先导区,毗邻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南开大学副校长李靖说。开园首日,天开园先导区内的综合服务中心已确定300余项一站式服务事项清单,1100余项帮办代办,为入园企业提供服务。我们将发布天开津南园应用场景清单,以及院校、企业能力和科技创新等专项机会清单,实现产业引育从‘给优惠向‘给机会转变。凝聚智慧的同时,天开园也在谋求广阔的发展空间。
今年4月,《天开高教科创园建设规划方案》亮相,推动形成大学与城市相互滋养、相互赋能、相辅相成的良性发展格局。总面积69平方公里的天开园将打造‘一核两翼,构成研发、孵化、转化和产业化空间,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提供平台。
业内人士认为,这项试验对推动脑科学领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天津大学遴选出首批28个优质项目入驻天开园,创业行业范围涵盖精密仪器、医药健康、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
为未来种下更多可能天开园开园首日,作为南开大学首批入驻天开园核心区的项目之一,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段峰与他的学生一起,在天开园6号楼的办公区向参观者介绍最新研究成果。胡浩丰说,得知建设天开园的消息,他积极报名并成功入驻。在这里,一批拥抱梦想的科研人员,开始绘就属于他们的故事。胡浩丰与团队多年深耕海洋探测与监测技术,研制出不少高新技术产品。一年多前,胡浩丰团队开始谋划科研成果转化,但迈出第一步并不容易。未来,天开园将变成一个大学生向往的地方。
这座充满科技感、未来感的科创园区将被打造成另一处京津冀创新高地,未来将成为天津科技创新策源地、科研成果孵化器和科技服务资源集聚区。天津还发布了34条政策支持天开园发展,涉及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引育等多方面。
南开大学梳理储备项目,推动优质校友企业来津,积极谋划成立科创园专项基金,把学科、人才、产业紧密结合,赋能打造城市创新策源地立足数字中国建设,推动跨省通办,是政务服务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的鲜明标识。
半年多过去,跨省通办的成效不仅体现在纸面上,更惠及了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出差身份证丢了怎么办?过去要回原籍办理,现在在居住地10分钟就能办好临时身份证。他们每个人的教育、社保、医疗、婚育等生活小事,乘以人数就是不可小觑的民生大事。
推进跨省通办向纵深发展,把好事实事办在老百姓心坎,不断加强相关各方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将更多领域的数据纳入共享范围,才能彻底打破数据孤岛,让老百姓办事越来越方便。打破异地婚姻登记困扰,让新人不再为爱奔波,此举获众多网友点赞。从少数领域到200多项高频事项,从小范围试点、逐渐扩围到全国范围,跨省通办不仅涉及具体服务事项的物理变化,更意味着治理理念升级、流程体系再造的化学变化。放眼全球,新时代十年,我国电子政务水平排名已从2012年的78位上升到2022年的43位,是上升最快的国家之一。
其实,不仅是婚姻登记。520,婚姻登记成为热门话题。
去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意见,要求进一步拓展跨省通办范围和深度,直指反映突出的异地办事难点堵点。去外地看病咋报销?过去要先垫付再回老家报销,现在门诊慢特病也可以跨省直接结算。
为减轻来回奔波的负担,跨省通办应运而生,打通了人民群众异地办事的快车道,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让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满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流动人口3.76亿人,其中跨省流动人口超过1.2亿人,社会流动性大增。
国务院日前发布批复,将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扩大至北京、上海、江苏等21省区市。公积金还贷需要千里奔波?过去要户籍地办理,现在在居住地填写申请表、扫描资料就能远程办好业务……跨省通办服务更便捷,群众更舒心。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注册用户已超过10亿人,惠民便民成效显著。聚焦国内,90%以上的政务服务网上就能办,平均承诺时限压缩了一半以上。
置身流动的中国,推动跨省通办,是民有所呼、政有所应的生动写照。跨省通办,像是一面镜子,在这里,我们照见了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强大势能,也窥见了数字中国一往无前的巨大潜能
去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意见,要求进一步拓展跨省通办范围和深度,直指反映突出的异地办事难点堵点。其实,不仅是婚姻登记。
推进跨省通办向纵深发展,把好事实事办在老百姓心坎,不断加强相关各方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将更多领域的数据纳入共享范围,才能彻底打破数据孤岛,让老百姓办事越来越方便。为减轻来回奔波的负担,跨省通办应运而生,打通了人民群众异地办事的快车道,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让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满满。